2024年9月23日至27日,斯德哥爾摩公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審查委員會第二十屆會議(POPRC.20)及鹿特丹公約化學品審查委員會第二十屆會議將相繼召開。會前準備會議定于9月11日下午1時至4時在線上進行。
POPRC.20會議將審議以下幾個關鍵提案:
1.將二噁英類化合物(PXDD/Fs)列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POPs)附件C
此提案由瑞士提出,提案所指PXDD/Fs包括多溴代二苯對二惡英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olybrom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PBDD/Fs)和氯溴混合取代二英(mixed polybrominated/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PBCDD/Fs)。提案建議將上述物質列入POPs附錄C,該舉措意味著各國需盡量減少上述物質的非故意產生和排放。
多氯代二苯對二惡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雖包含于PXDD/Fs內,但早在2004年就已被列入POPs附錄C。
提案依據:PXDD/Fs,主要在城市垃圾焚燒過程中釋放,占其總產生量的90%以上。同時,溴系阻燃劑的廣泛使用也導致了PBDD/Fs的排放量顯著增加。這些化合物的持久性和生物積累性使它們在環境中長期存在且難以分解,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包括內分泌干擾、神經損傷和潛在的致癌風險。國際污染物消除網絡(IPEN)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極微量的PXDD/Fs也具有極高的毒性。盡管國際上對這類物質實施了嚴格監控和控制,但2020年的調查顯示,市場上許多玩具仍含有高濃度的PBDD/Fs。
2.審查硫代磷酸-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酯(毒死蜱)風險管理評估草案
綜合第十九屆會議(POPRC.19)的結論,POPRC.20將審查毒死蜱的風險管理評估草案。由于其長距離環境傳播特性,該化學品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顯著負面影響。委員會提出了以下一系列緊急措施提案,以防控其潛在風險。
- 全面禁止:建議對毒死蜱實施全面禁止,包括其生產、使用、進口和出口(列入附件A,無任何豁免條件)
- 有條件限制:在符合特定豁免和明確用途的條件下,限制毒死蜱的生產、使用及進出口(可適用于附件A或B)。
- 職業暴露防護:制定政策降低職業環境中的暴露風險,包括設定暴露限值和推廣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 環境與食品安全標準:在國家層面設立水、土壤、沉積物及食品和飼料的最大殘留限值。
- 廢棄物管理:環保地處理過期庫存和清理受污染場所,以防止環境污染。
3.進一步評估氯化水平不低于45%(按重量計氯含量)的C14–17烷基氯化石蠟的信息
為加強環保措施,委員會根據POPRC.19和附件II的相關信息,建議將碳鏈長度為C14–17且氯化水平不低于45%的氯化石蠟列入POPs附件A,并考慮特定豁免事項。
4.探討POP現有量及其在使用中的產品和廢物管理
根據締約方會議SC-11/12的決策,委員會將研討如何處理現有量、在用產品及廢物中含POPs策略,并探討相關產品的生產與進出口問題。
5.評估含溴化二苯醚的物品的禁止進程
委員會將評審秘書處的草案報告,該報告評估了各方禁用含溴化二苯醚產品的進展,并將重新考慮特定豁免的必要性,預期這些豁免將在2030年前到期。
《斯德哥爾摩公約》背景
為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國際社會于2001年制定《斯德哥爾摩公約》,該公約自2004年11月11日起在我國生效。該公約旨在控制或消除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長距離環境遷移能力的有機污染物。
化學物質被列入POPs法規不同附件后的管理措施
附件A(Elimination):附件A中的物質通常是那些已被證明對環境和健康有嚴重影響的,旨在完全禁止或逐步淘汰其生產、使用、進口和出口。
附件B(Restriction):附件B中的物質通常是那些已被證明具有危害性,但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缺乏替代品或其他原因,可能仍需在受控條件下繼續使用,即受到嚴格限制和監管,以減少或消除它們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
附件C(Unintentional Production):附件C涉及的物質通常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無意中產生,如燃燒或化工過程的副產品。這些物質可能間接危害環境和健康。因此,管理措施重點是通過嚴格的排放控制和環境監測來限制它們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