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3年度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制修訂計劃的有關要求,我中心組織修訂了《眼科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設備及附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經調研、討論,現已形成征求意見稿(附件1),即日起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
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填寫意見反饋表(附件2),以電子郵件的形式于2024年2月22日前反饋至我中心。郵件主題及文件名稱請以“超乳導則意見反饋+反饋單位名稱”格式命名。
聯系人:曹越
聯系方式:010-86452644
電子郵箱:caoyue@cmde.org.cn
附件:1.眼科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設備及附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征求意見稿)
2.意見反饋表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2024年1月23日
如需下載原文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眼科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設備及附件注冊
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
(征求意見稿)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規范眼科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設備及附件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審評注冊申報資料提供參考。
本指導原則是對眼科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設備及附件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審評人員使用的指導文件,不涉及注冊審批等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如有能夠滿足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本指導原則是對注冊申報資料具體內容要求有關的其他文件的補充。對于包含電凝模式的產品注冊申報還應參照《高頻手術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相關要求。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一、適用范圍
二、產品介紹
三、注冊審查要點
(一)監管信息
1.產品名稱
2.結構及組成
3.適用范圍
4.注冊單元劃分
(二)綜述資料
1.產品描述
2.包裝說明
3.產品的適用范圍
4.其他
(三)非臨床資料
1.產品風險管理資料
1.6超聲乳化(含灌注抽吸)
主要風險 | 可能原因 | 控制方式 |
角膜內皮、虹膜、囊膜、鞏膜/切口處的機械損傷和/或熱損傷 | 1. 參數設置:如低灌注壓限值、低流量、低輸液瓶高度、高功率。 2. 操作原因:如延長功率使用、阻塞條件下功率的使用、使用能量之前未能充分抽吸粘彈劑、過緊的切口以及上述行為的組合。超乳頭與灌注套管不匹配。3. 產品質量:如超乳針頭表面有毛刺。 | 合理設計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在用戶手冊中進行說明,并增加相關的培訓。如: 1. 要求術前對超乳手柄、針頭和管道進行常規測試。 2. 要求術前對附件進行目測檢查。 3. 要求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狀態,由眼科專業人員依據使用說明及患者情況,選擇的個體化的手術參數和恰當的手術操作。 |
低眼壓相關的前房塌陷/淺前房 | 1. 產品原因:灌注管徑太細或管壁太薄;灌注管和手柄連接處不密合;超乳針頭套管破裂;管路順應性過高。 2. 操作原因:切口過大,出血。 3. 參數設置:灌注壓低限值,抽吸速率過高,低輸液瓶高度。 | |
高眼壓相關的淺前房、視網膜出血。 | 1. 參數設置:例如高輸液瓶高度,高流量。 2. 操作原因:操作不當。 |
1.7玻切(含灌注抽吸)
主要風險 | 可能原因 | 控制方式 |
角膜內皮、虹膜/睫狀體、囊膜、鞏膜/切口、脈絡膜/視網膜處的機械損傷 | 1. 參數設置:高功率。 2. 操作原因:操作不當。 3. 產品質量:如玻切頭表面有毛刺。 | 合理設計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在用戶手冊中進行說明,并增加相關的培訓。如: 1. 術前對玻切頭和管路進行常規測試。 2. 術前對配件及附件進行目測檢查。 3. 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狀態,由眼科專業人員依據使用說明及患者情況,選擇的個體化的手術參數和恰當的手術操作。 |
低眼壓相關的前/后房塌陷/淺前房 | 1. 產品原因:灌注管徑太細或管壁太薄;灌注管和手柄連接處不密合;管路順應性過高。 2. 操作原因:操作不當導致睫狀體/脈絡膜損傷。 3. 參數設置:灌注壓低限值,抽吸速率過高,低輸液瓶高度。 |
1.8電凝
主要風險 | 可能原因 | 控制方式 |
意外燒傷 | 1. 參數設置:高功率。 2. 操作原因:操作不當。 | 在用戶手冊中增加相關警示信息,并增加相關的培訓。如: 1. 為了降低意外燒傷的風險,在操作高頻手術設備時應務必保持謹慎。 2. 電凝步驟的操作僅限于眼外使用。 3. 在電凝步驟中對于預期用途應務必選擇最低的能量級別。 4. 手術電極電纜的放置應當避免與患者或其它導線接觸。 5. 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使用非易燃性制劑進行清潔和消毒。 |
2.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則清單
3.產品技術要求和檢驗報告
3.1適用標準
3.2產品技術要求
3.2.1規格信息
3.2.2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3.2.2.3其他要求
3.3檢驗報告
3.3.1檢測單元劃分
3.3.2檢驗報告注意事項
4.研究資料
4.1產品性能研究
4.2聯合使用
4.3量效關系和能量安全
4.4輻射安全研究
4.5軟件研究
4.6生物學特性研究
4.7清潔、消毒、滅菌研究
4.8熱原和細菌內毒素
4.9動物試驗
4.10穩定性研究
4.11免于臨床評價研究
分類編碼 | 產品名稱 | 產品描述 | 類別 |
16-05-06 | 玻切頭 | 通常由玻切刀頭、接頭、導管和柄部等組成,刀頭一般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與氣動設備配合使用,用于眼科手術時切除玻璃體。與已獲準境內注冊產品具有等同性,產品組成材料成熟。新型結構設計、新型作用機理、藥械組合產品除外。 | Ⅲ |
16-05-06 | 眼內照明器 | 通常由眼內照明器、眼內照明光纖和插入頭(無菌提供,一次性使用)、可拆下和可消毒的旋鈕組成。用于眼科手術期間對眼內的照明。 | Ⅲ |
(四)臨床評價資料
1.基本原理
2.結構組成
3.性能要求
4.軟件核心功能
5.使用方法
6.適用范圍
(五)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樣稿
四、參考文獻
附件 1
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則清單適用性舉例
條款號 | 要求 | 適用 |
A安全和性能的通用基本原則 | ||
A1 | 一般原則 | 適用 |
A1.1 | 醫療器械應當實現申請人的預期性能,其設計和生產應當確保器械在預期使用條件下達到預期目的。這些器械應當是安全的并且能夠實現其預期性能,與患者受益相比,其風險應當是可接受的,且不會損害醫療環境、患者安全、使用者及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 適用 |
A1.2 | 申請人應當建立、實施、形成文件和維護風險管理體系,確保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且質量可控。在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內,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反復的過程,需要定期進行系統性的改進更新。在開展風險管理時,申請人應當: a) 建立涵蓋所有醫療器械風險管理計劃并形成文件; b) 識別并分析涵蓋所有醫療器械的相關的已知和可預見的危險(源); c) 估計和評價在預期使用和可合理預見的誤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相關風險; d) 依據A1.3和A1.4相關要求,消除或控制c)點所述的風險; e) 評價生產和生產后階段信息對綜合風險、風險受益判定和風險可接受性的影響。上述評價應當包括先前未識別的危險(源)或危險情況,由危險情況導致的一個或多個風險對可接受性的影響,以及對先進技術水平的改變等。f) 基于對e)點所述信息影響的評價,必要時修改控制措施以符合A1.3和A1.4相關要求。 | 適用 |
A1.3 | 醫療器械的申請人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應當遵循安全原則,采用先進技術。需要降低風險時,申請人應當控制風險,確保每個危險(源)相關的剩余風險和總體剩余風險是可接受的。在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時,申請人應當按以下優先順序進行: a) 通過安全設計和生產消除或適當降低風險; b) 適用時,對無法消除的風險采取充分的防護措施,包括必要的警報; c) 提供安全信息(警告/預防措施/禁忌證),適當時,向使用者提供培訓。 | 適用 |
A1.4 | 申請人應當告知使用者所有相關的剩余風險。 | 適用 |
A1.5 | 在消除或降低與使用有關的風險時,申請人應該: a) 適當降低醫療器械的特性(如人體工程學/可用性)和預期使用環境(如灰塵和濕度)可能帶來的風險; b) 考慮預期使用者的技術知識、經驗、教育背景、培訓、身體狀況(如適用)以及使用環境。 | 適用 |
A1.6 | 在申請人規定的生命周期內,在正常使用、維護和校準(如適用)情況下,外力不應對醫療器械的特性和性能造成不利影響,以致損害患者、使用者及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 適用 |
A1.7 | 醫療器械的設計、生產和包裝,包括申請人所提供的說明和信息,應當確保在按照預期用途使用時,運輸和貯存條件(例如:震動、振動、溫度和濕度的波動)不會對醫療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潔度,造成不利影響。申請人應能確保有效期內醫療器械的性能、安全和無菌保證水平。 | 適用 |
A1.8 | 在貨架有效期內、開封后的使用期間,以及運輸或送貨期間,醫療器械應具有可接受的穩定性。 | 適用 |
A1.9 |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基于當前先進技術水平,比較醫療器械性能帶來的受益,所有已知的、可預見的風險以及任何不良副作用應最小化且可接受。 | 適用 |
A2臨床評價 | ||
A2.1 | 基于監管要求,醫療器械可能需要進行臨床評價(如適用)。所謂臨床評價,就是對臨床數據進行評估,確定醫療器械具有可接受的風險受益比,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a) 臨床試驗報告 b) 臨床文獻資料 c) 臨床經驗數據 | 適用 |
A2.2 | 臨床試驗的實施應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倫理原則。保護受試者的權利、安全和健康,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其重要性超過科學和社會效益。在臨床試驗的每個步驟,都應理解、遵守和使用上述原則。另外,臨床試驗方案審批、患者知情同意等應符合相關法規要求。 | 通常不適用 |
A3 | 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特性 | |
A3.1 | 關于醫療器械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特性,應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a) 所用材料和組成成分的選擇,需特別考慮: -毒性; -生物相容性; -易燃性; b) 工藝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c) 生物物理學或者建模研究結果應當事先進行驗證(如適用); d) 所用材料的機械性能,如適用,應當考慮強度、延展性、斷裂強度、耐磨性和抗疲勞性等屬性; e) 表面特性; f) 器械與已規定化學和/或物理性能的符合性。 | 適用 |
A3.2 | 基于醫療器械的預期用途,醫療器械的設計、生產和包裝,應當盡可能減少污染物和殘留物對使用者和患者,以及對從事醫療器械運輸、貯存及其他相關人員造成的風險。特別要注意與使用者和患者暴露組織接觸的時間和頻次。 | 適用 |
A3.3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適當降低析出物(包括濾瀝物和/或蒸發物)、降解產物、加工殘留物等造成的風險。應當特別注意致癌、致突變或有生殖毒性的泄漏物或濾瀝物。 | 適用 |
A3.4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考慮到醫療器械及其預期使用環境的性質,適當降低物質意外進入器械所帶來的風險。 | 適用 |
A3.5 | 醫療器械及其生產工藝的設計應當能消除或適當降低對使用者和其他可能接觸者的感染風險。設計應當: a) 操作安全,易于處理; b) 盡量減少醫療器械的微生物泄漏和/或使用過程中的感染風險; c) 防止醫療器械或其內容物(例如:標本)的微生物污染; d) 盡量減少意外風險(例如:割傷和刺傷(如針刺傷)、意外物質濺入眼睛等)。 | 適用 |
A4 滅菌和微生物污染 | ||
A4.1 | 醫療器械其設計應當方便使用者對其進行安全清潔、消毒、滅菌和/或重復滅菌(必要時)。 | 適用 |
A4.2 | 具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的醫療器械,其設計、生產和包裝應當確保在出廠后,按照申請人規定的條件運輸和貯存,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 適用 |
A4.3 | 以無菌狀態交付的醫療器械,其設計、生產和包裝應按照適當的程序進行,以確保在出廠時無菌。在申請人規定的條件下運輸和貯存的未破損無菌包裝,打開前都應當保持無菌狀態。應確保最終使用者可清晰地辨識包裝的完整性(例如:防篡改包裝)。 | 適用 |
A4.4 | 無菌醫療器械應按照經驗證的方法進行加工、生產、包裝和滅菌,其貨架有效期應按照經驗證的方法確定。 | 適用 |
A4.5 | 預期無菌使用的醫療器械(申請人滅菌或使用者滅菌),均應在適當且受控的條件和設施下生產和包裝。 | 適用 |
A4.6 | 以非無菌狀態交付,且使用前滅菌的醫療器械: a) 包裝應盡量減少產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風險,且應適用于申請人規定的滅菌方法; b) 申請人規定的滅菌方法應當經過驗證。 | 適用 |
A4.7 | 若醫療器械可以無菌和非無菌狀態交付使用,應明確標識其交付狀態。 | 通常不適用 |
A5環境和使用條件 | ||
A5.1 | 如醫療器械預期與其他醫療器械或設備整合使用,應確保整合使用后的系統,包括連接系統,整體的安全性,且不影響器械本身的性能。整合使用上的限制應明確標識和/或在使用說明書中明確。對于需要使用者處理的連接,如液體、氣體傳輸、電耦合或機械耦合等,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盡可能消除或降低所有可能的風險,包括錯誤連接或安全危害。 | 適用 |
A5.2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考慮預期的使用環境和使用條件,以消除或降低下列風險: a) 與物理和人體工程學/可用性的特性有關,對使用者或他人造成損傷的風險; b) 由于用戶界面設計、人體工程學/可用性的特性以及預期使用環境導致的錯誤操作的風險; c) 與合理可預期的外部因素或環境條件有關的風險,如磁場、外部電磁效應、靜電釋放、診斷和治療帶來的輻射、壓力、濕度、溫度和/或壓力和加速度的變化; d) 正常使用條件下與固體材料、液體和其他物質,包括氣體,接觸而產生的風險; e) 軟件與信息技術(IT)運行環境的兼容性造成的風險; f) 正常使用過程中,醫療器械非預期析出物導致的環境風險; g) 樣本/樣品/數據不正確識別和錯誤結果導致的風險,比如用于分析、測試或檢測的樣本容器、可拆卸部件和/或附件,其顏色和/或數字編碼混淆; h) 與其他用于診斷、監測或治療的醫療器械互相干擾導致的風險。 | 適用 |
A5.3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消除或降低在正常狀態及單一故障狀態下燃燒和爆炸的風險,尤其是預期用途包括暴露于易燃、易爆物質或其他可致燃物相關的器械聯用。 | 適用 |
A5.4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能確保調整、校準和維護過程能夠安全有效的完成。 a) 對無法進行維護的醫療器械,如植入物,應盡量降低材料老化等風險; b) 對無法進行調整和校準的醫療器械,如某些類型的溫度計,應盡量降低測量或控制機制精度的損失風險。 | 適用 |
A5.5 | 與其他醫療器械或產品聯合使用的醫療器械,其設計和生產應能保證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可靠且安全。 | 適用 |
A5.6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能降低未經授權的訪問風險,這種訪問可能會妨礙器械正常運行,或造成安全隱患。 | 適用 |
A5.7 | 具有測量、監視或有數值顯示功能的醫療器械,其設計和生產應當符合人體工程學/可用性原則,并應顧及器械預期用途、預期使用者、使用環境。 | 適用 |
A5.8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便于使用者、患者或其他人員對其以及相關廢棄物的安全處置或再利用。使用說明書應明確安全處置或回收的程序和方法。 | 適用 |
A6 對電氣、機械和熱風險的防護 | ||
A6.1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具有機械相關的防護,保護使用者免于承受由諸如運動阻力、不穩定性和活動部件等引起的機械風險。 | 適用 |
A6.2 | 除非振動是器械特定性能的一部分,否則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將產品振動導致的風險降到最低,應盡量采用限制振動(特別是振動源)的方法。 | 不適用 |
A6.3 | 除非噪聲是器械特定性能的一部分,否則醫療器械設計和生產應將產品噪聲導致的風險降到最低,應盡量采用限制噪聲(特別是噪聲源)的方法。 | 適用 |
A6.4 | 如果醫療器械的部件在使用前或使用中需要進行連接或重新連接,其設計和生產應當降低這些部件間的連接故障風險。 | 適用 |
A6.5 | 醫療器械的可接觸部件(不包括用于供熱或既定溫度設置部位)及其周圍環境,在正常使用時不應存在過熱風險。 | 適用 |
A7 有源醫療器械及與其連接的醫療器械 | ||
A7.1 | 當有源醫療器械發生單一故障時,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因此而產生的風險。 | 適用 |
A7.2 | 患者的安全依賴于內部電源供電的醫療器械,應當具有檢測供電狀態的功能,并在電源容量不足時提供適當的提示或警告。 | 不適用 |
A7.3 | 患者的安全取決于外部電源供電狀態的醫療器械,應當包括可顯示任何電源故障的報警系統。 | 不適用 |
A7.4 | 用于監視患者一個或多個臨床指標的醫療器械,必須配備適當報警系統,在患者健康狀況惡化或危及生命時,向使用者發出警報。 | 不適用 |
A7.5 | 鑒于電磁干擾可能會損害正常運行的裝置或設備,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降低產生電磁干擾的風險。 | 適用 |
A7.6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確保產品具有足夠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以確保產品的正常運行。 | 適用 |
A7.7 | 當產品按申請人的說明進行安裝和維護,在正常狀態和單一故障狀態時,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減少使用者和他人免于遭受意外電擊的風險。 | 適用 |
A8 含有軟件的醫療器械以及獨立軟件 | ||
A8.1 | 含有電子可編程系統(內含軟件組件)的醫療器械或獨立軟件的設計,應確保準確度、可靠性、精確度、安全和性能符合其預期用途。應采取適當措施,消除或減少單一故障導致的風險或性能降低。 | 適用 |
A8.2 | 含有軟件組件的醫療器械或獨立軟件,應根據先進技術進行開發、生產和維護,同時應當考慮開發生存周期(如快速迭代開發、頻繁更新、更新的累積效應)、風險管理(如系統、環境和數據的變化)等原則,包括信息安全(如安全地進行更新)、驗證和確認(如更新管理過程)的要求。 | 適用 |
A8.3 | 預期與移動計算平臺整合使用的軟件,其設計和開發,應當考慮平臺本身(如屏幕尺寸和對比度、聯通性、內存等)以及與其使用相關的外部因素(不同環境下的照明或噪聲水平)。 | 適用 |
A8.4 | 申請人應規定軟件按照預期正常運行所必須的最低要求,如硬件、IT網絡特性和IT網絡安全措施,包括未經授權的訪問。 | 適用 |
A8.5 | 醫療器械的設計、生產和維護應能提供足夠的網絡安全水平,以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 | 適用 |
A9 具有診斷或測量功能的醫療器械 | ||
A9.1 | 具有診斷或測量(包括監測)功能的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基于適當的科技方法,除其他性能外,還應確保相應的準確度、精密度和穩定性,以實現其預期目的。 a) 申請人應規定準確度限值(如適用)。 b) 為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接受,數字化測量值應以標準化單位表示(如可能),推薦使用國際通用的標準計量單位,考慮到安全、使用者的熟悉程度和既往的臨床實踐,也可使用其他公認的計量單位。 c) 醫療器械導示器和控制器的功能應有詳細的說明,若器械通過可視化系統提供與操作、操作指示或調整參數有關的說明,該類信息應能夠被使用者和患者(適用時)理解。 | 適用 |
A10說明書和標簽 | ||
A10.1 | 醫療器械應附有識別該器械及其申請人所需的信息。每個醫療器械還應附有相關安全和性能信息或相關指示。這些信息可出現在器械本身、包裝上或使用說明書中,或者可以通過電子手段(如網站)便捷訪問,易于被預期使用者理解。 | 適用 |
A11輻射防護 | ||
A11.1 | 醫療器械的設計、生產和包裝應當考慮盡量減少使用者、他人和患者(如適用)的輻射吸收劑量,同時不影響其診斷或治療功能。 | 適用 |
A11.2 | 具有輻射或潛在輻射危害的醫療器械,其操作說明應詳細說明輻射的性質,對使用者、他人或患者(若適用)的防護措施,避免誤用的方法,降低運輸、貯存和安裝的風險。 | 適用 |
A11.3 | 若醫療器械有輻射或有潛在輻射危害,應當具備輻射泄漏聲光報警功能(如可行)。 | 不適用 |
A11.4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降低使用者、其他人員或患者(若適用)暴露于非預期、偏離或散射輻射的風險。在可能和適當的情況下,應采取措施減少使用者、其他人員或患者(若適用)等可能受影響的人在輻射中的暴露。 | 不適用 |
A11.5 | 具有輻射或潛在輻射危害且需要安裝的醫療器械,應當在操作說明中明確有關驗收和性能測試、驗收標準及維護程序的信息。 | 不適用 |
A11.6 | 若醫療器械對使用者有輻射或潛在輻射危害,其設計和生產應確保輻射劑量、幾何分布、能量分布(或質量)以及其他輻射關鍵特性能夠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調整,并可在使用過程中進行監控(如適用)。上述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確保相關可變參數的重復性在可接受范圍內。 | 不適用 |
A12 對非專業用戶使用風險的防護 | ||
A12.1 | 對于非專業用戶使用的醫療器械(如自測或近患者檢測),為保證醫療器械的正常使用,其設計和生產應當考慮非專業用戶的操作技能,以及因非專業用戶技術和使用環境的不同對結果的影響。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說明應易于理解和使用,并可對結果做出解釋。 | 不適用 |
A12.2 | 供非專業用戶使用的醫療器械(如自測或近患者檢測)的設計和生產應當: a) 確保使用者可以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安全準確的使用。當無法將與說明書相關的風險降低到適當水平時,可以通過培訓來降低此類風險; b) 盡可能減少非專業用戶因錯誤操作和錯誤解釋結果導致的風險。 | 不適用 |
A12.3 | 供非專業用戶使用的醫療器械可通過以下措施方便用戶: a) 在使用時,可以驗證器械的正常運行; b) 當器械不能正常運行或提供無效結果時,會發出警告。 | 不適用 |
A13含有生物源材料的醫療器械 | ||
A13.1 | 對于含有動植物組織、細胞或其它物質,細菌來源物質或衍生物的醫療器械,若無活性或以非活性狀態交付,應當: a) 組織、細胞及其衍生物應來源于已受控且符合預期用途的動物種屬。動物的地理來源信息應根據相關法規要求予以保留。 b) 動物源的組織、細胞、物質或其衍生物的采集、加工、保存、檢測和處理過程,應確保患者、使用者以及其他人員(如適用)的安全。特別是病毒和其他傳染性病原體,應通過經驗證的先進技術消除或滅活,影響醫療器械性能的情況除外。 | 不適用 |
A13.2 |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當醫療器械由人體來源的組織、細胞、物質或其衍生物生產時,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a) 組織、細胞的捐贈、獲取和檢測應依據相關法規的要求進行; b) 為確保患者、使用者或他人的安全,應對組織、細胞或其衍生物進行加工、保存或其他處理。對于病毒和其他傳染源,應通過源頭控制,或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經驗證的先進技術消除或滅活。 | 不適用 |
A13.3 | 當醫療器械使用A13.1、A13.2以外的生物物質(例如植物或細菌來源的材料)生產時,其加工、保存、檢測和處理應確保患者、用戶以及其他人員(如廢棄物處置人員等)的安全。對于病毒和其他傳染源,為確保安全,應通過源頭控制,或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經驗證的先進技術消除或滅活。 | 不適用 |
B 適用于醫療器械的基本原則 | ||
B1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特性 | ||
B1.1 | 根據醫療器械的預期用途,以及產品(例如某些可吸收產品)在人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情況,對于醫療器械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特性,應特別注意所用材料/物質與人體組織、細胞和體液之間的相容性。 | 不適用 |
B1.2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能夠保證產品在預期使用中接觸到其他的材料、物質和氣體時,仍然能夠安全使用。如果醫療器械用于配合藥物使用,則該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需要符合藥品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具有藥物相容性,同時藥品和器械的性能符合其適應證和預期用途。 | 適用 |
B1.3 | 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除接觸完整皮膚的產品外,應適當降低釋放進入患者或使用者體內的顆粒,產生與顆粒尺寸和性質相關的風險。對納米材料應給予重點關注。 | 適用 |
B2 輻射防護 | ||
B2.1 | 用于醫學影像的醫療器械具有電離輻射時,其設計和生產,在保障圖像和/或輸出質量的同時,應盡可能降低患者、使用者和其他人員的輻射吸收劑量。 | 不適用 |
B2.2 | 具有電離輻射的醫療器械應能夠精確預估(或監測)、顯示、報告和記錄治療過程中的輻射劑量。 | 不適用 |
B3 植入醫療器械的特殊要求 | ||
B3.1 | 植入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當能消除或降低相關治療風險,例如除顫器、高頻手術設備的使用。 | 不適用 |
B3.2 | 可編程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的設計和生產,應保證產品在無需手術時即可準確識別。 | 不適用 |
B4 提供能量或物質的醫療器械對患者或使用者的風險防護 | ||
B4.1 | 用于給患者提供能量或物質的醫療器械,其設計和生產應能精確地設定和維持輸出量,以保證患者、使用者和其他人的安全。 | 適用 |
B4.2 | 若輸出量不足可能導致危險,醫療器械應具有防止和/或指示“輸出量不足”的功能。意外輸出危險等級量的能量或物質作為較大風險,應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降低。 | 適用 |
B5含有藥物成分的組合產品 | ||
B5.1 | 當醫療器械組成成分中含有某種物質,依據監管法規,該物質作為藥用產品/藥物進行管理,且該物質在體內為醫療器械提供輔助作用時,應將醫療器械和此物質作為一個整體,對其安全和性能進行驗證,同時應當驗證該物質的特征、安全、質量和有效性。 | 不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