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消息,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的《植物提取物 術語》國家標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開始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3年1月20日。
目前,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我國已成為全球植物提取物供應及消費第一大國。1994年,美國通過《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案》 (DSHEA),正式確立植物提取物作為一種膳食補充劑原料的法律地位。自此,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場蓬勃發展,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植物提取物產業快速起步,逐步發展成為全球供應第一大國,出口額從1997年的0.5億美元快速增長,2018年時已超過23.68億美元,提取物產品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6.57%。目前我國生產的植物提取物品種已超過300種;從事植物提取物進出口的企業超過2000家,其中以植物提取物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有兩家,新三板掛牌公司22家。
意見稿明確,植物提取物是從農林產品中經專業設備提取而成,被廣泛應用于食品添加劑、功能食品等生產領域。其上游產業主要為農林藥材產品以及植物提取物的生產檢驗設備等;中游產業是由高含量目的有效物質的植物新品種選育、促進目的有效物質增量的植物定向培育、植物目的有效物質的分離與純化工藝、植物提取物質量控制、植物提取物市場流通等環節組成。植物提取物在多個行業應用廣泛,涉及醫藥、食品、日化產品、保健食品、飼料和農藥等領域。
意見稿指出,我國現有的植物提取物標準主要為適應外貿出口而制定,這些標準在植物提取物出口貿易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國內很多領域對植物提取物的應用加大,現有標準已不能滿足行業發展和市場監管的需求,如一些植物提取物核心術語,因沒有標準而容易造成市場上產品的魚目混珠。所以,制定植物提取物術語國家標準,明確植物提取物的定義這一基本問題,為植物提取物生產、流通及監管提供依據勢在必行。
意見稿提及,此次標準術語詞條的選擇,充分考慮了目前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的需求,結合了相關的國家標準和技術文件,以及目前在植物提取物中使用的、已約定成俗的詞匯,重點選取了植物提取物生產加工、流通、研究過程中的主要業務術語,最終形成本標準所包含的術語和定義。
意見稿對于已在其他國家標準中出現過的術語,盡量引用或改寫原有相關標準中出現的術語和定義,以保證標準間的協調統一。術語英文對應詞與國外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保持一致,確保了英文對應詞的專業性、協調性。作為植物提取物的基礎通用性標準,與我國現行的法規和標準等協調一致、配套使用,相互支撐。在對植物提取物基礎、原輔料、設施設備、生產工藝、質量和市場流通等相關術語總結的基礎上,主要依據植物提取物的全生命周期對術語進行分類定義,共涉及術語和定義163項。其中,包括植物提取物基礎術語30個、原輔料術語9個、設施設備術語16個、生產工藝術語52個、質量術語42個和市場流通術語17個等。
征求意見稿詳見:《植物提取物 術語》
來源:《中國食品報》(2022年11月28日06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