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REACH的注冊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方面,REACH注冊是門檻,沒有完成注冊就無法進入歐盟市場,如果一個物質遲遲沒有人完成注冊,說明這個物質的生產/進口規模都比較小;另一方面,所有完成注冊的同行就是潛在的競爭對手,所以同行們尤其是國內同行的注冊信息也特別重要。這些信息都可以從ECHA注冊網站獲得,只要簡單輸入cas號或者EC號就可以知道一個物質目前全球有多少家公司已完成REACH注冊。此外,REACH法規規定,所有非歐盟企業都必須委任唯一代表(OR)才能完成注冊,完成注冊后,在官方網站上顯示的也是OR的名稱。而在之前的網站上,OR信息相同的話,在注冊物質的條目下面僅僅顯示一個OR的信息,企業就無從知道這個物質在國內有多少家企業完成了注冊。
這種情形隨著ECHA更新了最新的注冊物質數據庫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最新的網站上,所有已完成注冊的OR信息都一一羅列,企業從而可以清楚知道這個物質目前國內已有多少家企業完成了正式注冊。根據瑞旭技術工業化學品事業部楊麗波經理的分析,在預注冊階段,中國大約就20多家OR活躍在市場上,隨著時間的推進,大浪淘沙,目前就剩下3家主要的機構,其OR名稱分別為Chemical Inspection & Regulation Service, Reach24h Consulting Group加Reach Compliance Service Limited(1家公司成立了2家OR,都設在同1個地址)以及NetSun EU B.V. 根據目前ECHA網站公開可獲得的數據,Chemical Inspection & Regulation Service一共完成了602份注冊,Reach24h Consulting Group完成了233份注冊,Reach Compliance Service Limited完成了138份注冊,NetSun EU B.V.完成了244份注冊。數據統計見下圖。從該圖可以推測,截止到2016年1月,中國境內的企業完成的總的注冊份數超過1217,如果還考慮到其他一些小OR的存在,這個數目應該修正在1300多份,該數據不考慮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巨頭通過歐洲境內的子公司完成注冊的情況。
在這些已經完成注冊的物質中,中國企業擔當領頭注冊人(LR)的很少,不到60個物質,約占總注冊的5%不到,意味著中國企業必須向歐盟的數據持有人花費大量的費用購買數據授權信(LOA),除去單獨提交的注冊,以平均每份LOA 中值5萬歐元計算,中國企業僅僅在購買數據花費的成本就達到5000萬歐元以上,如果以2萬歐元的低值計算,也已達到了2000萬歐元以上。意味著中國的企業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成本支付給歐盟境內的領頭注冊人,而這些領頭注冊人往往也是諸如BASF, Dow這樣的化工巨頭。
而在這些以LR方式完成的的注冊中,絕大多數以中間體和通報物質(NONS,即EC號4開頭的物質)形式完成注冊,企業真正通過開展測試,擁有自主數據的應該在10余個左右,在這些LR項目中,CIRS也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
隨著最后一個注冊截止期限的到來,所有的物質只要超過1t/y都需要進行注冊,而大部分物質沒有LR,意味著企業無法通過購買LOA的簡單方式完成注冊,企業需盡早考慮是否以LR方式完成注冊。而事實上,以LR方式完成注冊的成本并沒有那么高,根據楊麗波經理的經驗,1-10t/y的物質數據成本在30萬rmb左右,10-100t/y 的數據成本在150萬rmb左右。對企業而言,如果該物質非常重要的話,可以考慮成為LR,一方面,后期可以通過運作出售數據,攤薄企業的注冊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業內增加知名度,可謂一舉多得。
免責聲明:
該文章的所有數據均來自官方網站的數據統計,作者不對數據的準確性負責。如果涉及到的機構的數據統計有誤的話,請及時與瑞旭技術聯系,保持實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