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重組膠原蛋白被作為組織填充劑注射至面部組織內時,可以起到支撐填充作用,達到糾正皺紋的目的。目前境內已批準的重組膠原蛋白面部注射產品有2款(注冊證在效期內),都是山西錦波生物醫藥開發的,分別是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粉)和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A型),溶液)。
一、注冊單元劃分
(1) 不同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型別。
(2) 不同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
(3) 不同的注射材料劑型,如溶液、凍干粉、凝膠等。
(4) 膠原蛋白結構等材料特征不同而導致產品性能指標差異較大時,建議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
二、明確原材料信息(包括任何生產過程中加入的成分)
(1) 中文化學名稱、化學結構式/分子式、分子量、cas號、材料商品名(若有)、材料代號(若有)、在產品中發揮的功能和作用;
(2) 原材料MSDS、供應商資質、質量標準、質檢報告、采購合同、質量協議;
(3) 若預裝器材屬于已上市的醫療器械或藥包材產品,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4) 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型別、基因序列及結構特征。
三、產品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制定
(1) 一般性要求
外觀(包括可見異物)、裝量-上限及下限、無菌
(2) 物理性能要求
水溶解性/鹽溶解性、滲透壓摩爾濃度-上限及下限、動力黏度-上限及下限、推擠力-上限及下限
(3) 化學性能要求-鑒別及成分定量
總蛋白含量-上限及下限、純度-下限、藥物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上限及下限(若含有藥物成分)、分子量、等電點
(4) 化學性能要求-雜質控制相關
重金屬總量-上限、微量元素-上限(砷(As)、汞(Hg)、鉛(Pb)、鉻(Cr)、鎘(Cd)、銅(Cu)、鉬(Mo)、鐵(Fe)、鎳(Ni))、細菌內毒素-上限、外源性DNA殘留量-上限、大腸桿菌蛋白質殘留量-上限(適用于大腸桿菌發酵制備的重組膠原)、酵母蛋白質殘留量-上限(適用于酵母發酵制備的重組膠原)、CHO細胞蛋白質殘留量-上限、殘余抗生素含量-上限、殘余抗生素活性、肽聚糖(若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生產過程有可能引入肽聚糖(促炎性污染物)的風險)、水分-上限(適用于凍干粉等成品中無水的產品)、熾灼殘渣-上限、酸堿度、有害小分子物質及添加劑殘留量-上限(結合產品生產工藝、有害小分子物質的人體可耐受水平綜合考慮)
(5) 其它部件
注射器理化性能(參考GB15810,若注射器為結構組成)
注射針理化性能(參考GB15811,若注射針為結構組成)
四、性能研究資料
除對產品技術要求中的性能指標進行研究外,還應根據產品特性進行以下性能研究:
(1) 一般性要求
體外降解-上限及下限
(2) 物理性能要求
熱穩定性、纖維質量/多孔網狀結構
(3) 化學性能要求-鑒別及成分定量
氨基酸序列確認、肽段覆蓋率(氨基酸序列覆蓋度)、末端氨基酸序列、肽圖、巰基和二硫鍵(若基因序列存在半胱氨酸殘基時)、消光系數、電泳圖型、液相層析圖譜
(4) 化學性能要求-結構表征
氨基酸異質性分析(脫酰胺化、氧化、糖譜/糖基化修飾等,脯氨酸羥基化)、高級結構分析(圓二色(CD)光譜,微量差示掃描量熱譜,紅外光譜,拉曼光譜)
(5) 化學性能要求-雜質控制相關
碳水化合物結構、分子變異體
(6) 產品特定性能
細胞-膠原蛋白相互作用
五、生物學特性研究
重組膠原蛋白整形美容注射產品屬于與組織持久接觸(>30d)的植入性醫療器械,參照GB/T 16886-2022,應進行評價的生物學終點包括:物理和/化學信息、細胞毒性、致敏反應、刺激或皮內反應、材料介導的致熱性、急性全身毒性、亞急性毒性、亞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植入反應、遺傳毒性、致癌性。
六、生物安全性研究
(1) 免疫毒理學評價
炎癥反應、免疫抑制、免疫刺激、超敏反應、自身免疫評價
(2) 免疫原控制及免疫化學檢驗
產品免疫原性/免疫反應的風險分析
產品免疫原性/免疫反應物質控制工藝驗證資料
七、滅菌工藝研究
應對生產工藝中涉及到的所有滅菌工藝進行確認,提供滅菌工藝確認報告。可能涉及的滅菌工藝包括過濾除菌、無菌加工、輻照滅菌、EO滅菌等。
八、動物試驗
動物體內降解代謝的研究資料:降解周期、降解產物、代謝過程。
九、穩定性研究
實時老化、使用穩定性、運輸穩定性研究資料
十、藥物成分研究
對于添加的藥品成分,可參考《以醫療器械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以醫療器械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中藥物定性定量及體外釋放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提供研究資料。
十一、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樣稿
需符合《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號)、YY/T 0640《無源外科植入物 通用要求》的要求。
#相關推薦#
[CMDE]關于發布重組膠原蛋白創面敷料等2項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3年第16號)